保良局梁周順琴小學PLK LEUNG CHOW SHUN KAM PRIMARY SCHOOL位於新界屯門湖景邨湖暉街一號,於1984年創校,資助全日男女學校,校訓是「愛敬勤誠」,該校已成立法團校董會,校監/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是劉陳小寶女士,現任校長是溫慧芬女士。本學年共開30班,全年全科測驗共1次數,全科考試共4次數。
以校訓「愛、敬、勤、誠」和「全人發展」為辦學的理念,五育並重,讓學生在愉快和互助互勉的學習氣氛中,培養良好品德和積極進取的態度,把個人的潛能發揮出來。
教師重視鼓勵、讚賞和輔導,從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,培養學生主動、自律、自尊的態度和責任感。學校透過家長座談會、學校通訊、內聯網和校園電視,與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。
一條龍中學 | - |
---|---|
直屬中學 | - |
聯繫中學 |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、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|
教學語言 | 中文 |
校車服務 | 校車 |
家長教師會 | 有 |
舊生會/校友會 | 有 |
課室數目 | 30 |
---|---|
禮堂數目 | 1 |
操場數目 | 2 |
圖書館數目 | 1 |
特別室 | 音樂室、多媒體語言室、英文活動室、舞蹈音樂室,電腦室,STEM教室。 |
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設施 | 斜道及暢通易達升降機。 |
其他 | 加強輔導教學室4間。 |
為了發展學生不同的潛能,學校於課後開辦了不少興趣班,包括英語拼音、電腦知識、機械人製作、口琴、口風琴、小提琴、中提琴、卡通漫畫、手工藝、國畫、中國舞、芭蕾舞、爵士舞、非撞式欖球、小型網球、跆拳道、足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習泳班、劍擊班等。
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| 1 |
---|---|
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| 4 |
多元學習評估 | 學校除測驗和考試外,還會推行同儕自評課業和自我評核課業等評估模式,以收集學生共通能力表現的成果。英文會話及視覺藝術科須評核日常表現。 |
分班安排 | 三至六年級按中、英及數三科成績。 |
每週上學日數 | 5 |
---|---|
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| 9 |
每節一般時間 | 35 |
一般上學時間 | 上午 7:45 |
一般放學時間 | 下午 2:35 |
午膳時間 | 12:35 - 13:25 |
午膳安排 |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或由家長安排。 |
健康校園生活 | 本校午膳委員會監察午膳供應商提供的食物質素及衞生情況。學校以不同的策略及活動幫助學生達致生理、心理及社交上的健康發展。 |
備註 | 本校學生從七時三十五分開始進入校園,七時四十五分早會。每日有兩次小息,第一次小息為20分鐘,第二次小息為10分鐘,午膳為50分鐘。小息及午膳期間,學校均開放特別室及康文設施讓學生使用。午膳及小食部均提供至營食品。 |
年份 | 2016/2017 | 2017/2018 | 2018/2019 | 2019/2020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核准編制人數 | 54.0 | 54.0 | 57.0 | 57.0 |
全校教師總人數 | 57 | 56 | 58 | 58 |
教育文憑 | 100% | 100% | 100% | 100% |
學士 | 95% | 95% | 98% | 98% |
碩士、博士或以上 | 19% | 20% | 21% | 21% |
特殊教育培訓 | 10% | 9% | 20% | 20% |
年份 | 2016/2017 | 2017/2018 | 2018/2019 | 2019/2020 |
---|---|---|---|---|
0-4年 | 5% | 9% | 14% | 14% |
5-9年 | 7% | 5% | 3% | 3% |
10年或以上 | 88% | 86% | 83% | 83% |
年份 | 2016/2017 | 2017/2018 | 2018/2019 | 2019/2020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小一班數 | 5 | 5 | 5 | 5 |
小二班數 | 5 | 5 | 5 | 5 |
小三班數 | 5 | 5 | 5 | 5 |
小四班數 | 5 | 5 | 5 | 5 |
小五班數 | 5 | 5 | 5 | 5 |
小六班數 | 5 | 5 | 5 | 5 |
總數 | 30 | 30 | 30 | 30 |
學校重點關注事項 | 每個學生都有他的潛能,愛心能把潛能發揮出來。 |
---|---|
學校管理架構 | 保良局 |
學習和教學策略 | 學校開設中文、英文、數學、常識、視覺藝術、音樂、資訊科技、體育及普通話等科目。早會德育講話,培養學生尊重他人和國民身份的認同。透過均衡的課程及愉快的學習環境,幫助學生奠定穩固的知識基礎。學校成立不同的制服團體,培養學生勇於承擔的精神。 |
關鍵項目的發展 | 1. 除推行廣泛閱讀計劃外,更進行每週一本及每週一讀等閱讀活動。 2. 課室安裝電腦、電子白板、實物投影機及投射機,配合教學資源庫,讓教師和學生能運用資訊科技進行學與教活動。 3. 推動電子學習,運用平板電腦,提升教學效能。 |
共通能力的培養 | 學校透過不同學習領域的學習活動,例如:專題研習和網上練習,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,並發展學生的協作、溝通、創造和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。 |
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| 教師按學生的能力調整學與教的步伐和課程,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,誘發學生不同的潛能,安排不用的能力課業,以鞏固所學。 |
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| 各科會因應學生的能力和教學內容進行課程調適及跨學科教學活動;更能照顧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。 |
學費減免 | |
家校合作 | 家長信任和支持學校。家教會配合學校開辦不同的興趣小組供家長和學生參與,經常為學生籌辦不同類型的課外活動,令學生的校園生活更添姿彩。 |
學校發展計劃 | 1. 加強照顧學習差異,提高學生學習動機。 2. 改善學生自學能力及提升自律精神。 3. 改善教學效能,提升學生表現。 4. 發展電子學習。 5. 有策略地推展自主學習。 |
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| 本校大部份教師已取得學士學位,且經驗豐富。本校更參加教育局校本支援計劃,邀請專科學者與本校老師共同備課,為學生設計適切的課程,成效顯著,提升教學效能。未來發展,加強與國內外教師專業交流,善用電子教學策略,提升學生學業表現。 |
環保政策 | 鼓勵學生參加不同環保活動,加強環保意識。 |
其他 | 1. 安排學生到西安、上海、澳洲或新加坡學習交流,擴闊學生視野。 2. 參加「同根同心」國內交流團,讓學生認識祖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