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嘉祿學校ST CHARLES SCHOOL位於香港堅尼地城蒲飛路25號,於1954年創校,資助全日男女學校,校訓是「進德修業」,該校已成立法團校董會,校監/學校管理委員會主席是陳傑楹女士,現任校長是黎秀芳女士。本學年共開13班,全年全科測驗共2次數,全科考試共2次數。
培養仁愛精神達致愛主愛人,掌握自學能力達致終身學習。
1. 校風淳樸,訓輔合一,校園氣氛和諧,師生關係融洽。 2. 透過「小一生活體驗日」、「跨級伴讀計劃」、「小導師計劃」及「愛心大使」等建立關愛文化。 3. 多次獲「關愛校園」榮譽獎。 4. 連續多年獲「活力校園」獎項。
一條龍中學 | - |
---|---|
直屬中學 | - |
聯繫中學 | - |
教學語言 | 中文(包括:普通話)及英文 |
校車服務 | 保姆車 |
家長教師會 | 有 |
舊生會/校友會 | 有 |
課室數目 | 14 |
---|---|
禮堂數目 | 1 |
操場數目 | 1 |
圖書館數目 | 1 |
特別室 | 電腦室、音樂室。 |
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設施 | - |
其他 | 智能卡、無線網絡校園、會議室、英文閱讀角、聖堂。 |
除週三活動課外,課外活動多達30項,涵蓋學術、體藝及服務等類別,包括奧數、英文數學、游泳、球類、跆拳道、獅藝、舞蹈、跳繩、水墨畫、合唱團、提琴班、童軍、中文拔尖班、英文拼音班、劍橋英語班、STEM活動等。每年舉辦「才藝大匯演」,展示課外活動的成果。
全年全科測驗次數 | 2 |
---|---|
全年全科考試次數 | 2 |
多元學習評估 | 1. 不同形式的口試、小組討論、口頭匯報、專題研習、探究、小一學習歷程檔案等。 2. 透過進展性評估促進學習。 3. 學生自評、同儕互評及家長意見。 |
分班安排 | 1. P.1-P.4混合能力分班 2. P.5-P.6按能力分班 |
每週上學日數 | 5 |
---|---|
每日一般上課節數 | 8 |
每節一般時間 | 35 |
一般上學時間 | 上午 8:10 |
一般放學時間 | 下午 3:05 |
午膳時間 | 11:55 - 12:50 |
午膳安排 |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、由家長安排及小一家長午膳共享計劃。 |
健康校園生活 | 1. 健康校園政策:師生齊做課前護脊操、健眼操、課間操。 2. 健康飲食習慣:清水日、水果日。 3. 健康午膳:教師、家長及學生共同監察。 |
備註 | 逢週一至五早上「晨光閱讀」;週三設活動課及綜合課;每天課後設有功課輔導班、課外活動及校隊培訓;P.1-4學生於課後均有中文、英文及數學輔導班,P.5-6學生課後則有延伸課程。 |
年份 | 2017/2018 | 2018/2019 | 2019/2020 |
---|---|---|---|
核准編制人數 | 22.0 | 25.0 | 28.0 |
全校教師總人數 | 25 | 25 | 32 |
教育文憑 | 100% | 100% | 100% |
學士 | 100% | 100% | 100% |
碩士、博士或以上 | 50% | 48% | 44% |
特殊教育培訓 | 28% | 25% | 28% |
年份 | 2017/2018 | 2018/2019 | 2019/2020 |
---|---|---|---|
0-4年 | 52% | 56% | 25% |
5-9年 | 8% | 8% | 14% |
10年或以上 | 40% | 36% | 61% |
年份 | 2017/2018 | 2018/2019 | 2019/2020 |
---|---|---|---|
小一班數 | 2 | 2 | 2 |
小二班數 | 3 | 2 | 2 |
小三班數 | 2 | 3 | 2 |
小四班數 | 2 | 2 | 3 |
小五班數 | 3 | 2 | 2 |
小六班數 | 1 | 3 | 2 |
總數 | 13 | 14 | 13 |
學校重點關注事項 | 人的價值。 |
---|---|
學校管理架構 | 天主教香港教區 |
學習和教學策略 | 1. 中、英、數、常推行電子學習計劃。 2. 中文科參加香港大學「促進實踐社群以優化小班教學」支援計劃。 3. 英文科參加教育局 School-based Language Support Services。 4. 中、英、數參加AQP計劃。 5. 語境教學,加強兩文三語的能力。 6. 一至三年級推行英文識字計劃—閱讀/寫作。 7. 一至四年級教授漢語拼音,為普教中奠下基礎。 8. 透過專題研習及全方位學習活動,培養共通能力。 9. 推行合作學習,照顧個別差異。 10. 發展電子學習平台,提升自學能力。 11. 境外交流活動。 |
關鍵項目的發展 | 1. 閱讀:設閱讀獎勵計劃、一生一卡圖書活動、晨光閱讀、伴讀大使;建立電子圖書閱讀平台、設立"Reading Land"閱讀角,培養學生閱讀英文書 的習慣。 2. 專題研習:推行跨學科主題式學習活動。 3. 資訊科技:IT大使、電子學習平台、無線網絡校園、智能卡系統。 4. 德育及公民教育:透過宗教、成長課、傳媒教育及服務學習培養良好品德及公民意識。 |
共通能力的培養 | 透過合作學習,培養學生的溝通、創造及批判性思考等共通能力 。 |
全校參與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| 1. 分組輔導教學、課後功課輔導班。 2. 奧數課程、英文數學課程、中文拔尖班、英語大使培訓。 3. 協作教學,照顧學生個別差異。 4. 學藝高飛獎勵計劃。 5. 新來港學童校本支援計劃。 |
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| 因應學生能力設計不同程度的課業。 |
學費減免 | |
家校合作 | 1. 由家長及教師共同訂定小一學生的學習方向。 2. 出版雙月刊。 3. 家教會活動包括:週年大會暨親子旅行、新春掛飾創作比賽、親子小食製作比賽、出版會訊。 4. 組織家長義工協助學校活動。 |
學校發展計劃 | 1. 深化自主學習,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。 2. 持續優化學與教,同創互動教室。 3. 透過天主教學校五大核心價值,建立學生正面的價值觀。 |
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| 1. 自主學習策略。 2. 電子學習及創新科技教育。 |
環保政策 | 校服及圖書回收、自備餐具、「地球一小時」行動等。 |
其他 | 1. 曾獲多項資助:福傳Visa卡「福傳經費」資助計劃、平和基金、兒童權利活動資助。 2. 提升學生成就感:公教報、星島日報、地區星報、兒童快報專訪、曾參與ATV "Let's Talk"及春晚、RTHK上網問功課、TVB文化新領域表演及 ViuTV學校節目。 3. 本校跳繩隊屢獲佳績,已累積11名學生入選中國香港跳繩代表隊。 4. 壁畫創作獲親子校園和公教報綵訪。 |